亚马逊VC与SC混合运营策略:品牌商如何“双通道”布局亚马逊?

在亚马逊平台开展业务的品牌商,往往面临一个关键抉择:到底是通过 Vendor Central(简称 VC)与亚马逊建立供采关系,由其自营销售?还是通过 Seller Central(简称 SC)自营操作、直接面对消费者?

随着平台竞争加剧,越来越多成熟品牌选择不再“二选一”,而是双轨并行,在 VC 和 SC 两个平台同时运营。这种“混合运营”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品牌销售额,也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。

那么,VC 和 SC 各自有哪些特点?品牌商又该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双通道策略?本文海猫荟|海猫跨境将为你全面解读。

亚马逊VC 与 SC:本质上的两种运营逻辑

要理解为什么要混合运营,首先需要认识这两个平台的根本区别。

Vendor Central 是“第一方供货”模式,品牌商以供应商身份把货卖给亚马逊,由亚马逊来定价、配送、售后。平台表现为 “Ships from and sold by Amazon”。

Seller Central 则是“第三方自营”模式,品牌商自己在平台上开店,通过FBA或自发货卖货给消费者。产品表现为 “Sold by XX and Fulfilled by Amazon”。

这意味着,VC适合追求大宗出货与平台背书,而SC更适合希望掌握销售节奏和品牌控制权的企业。

如何科学布局“双通道”?

选择“混合运营”并不意味着两个渠道全部铺开、资源均摊。真正成功的品牌,会根据产品属性、生命周期、利润模型等制定明确的渠道策略。

一、产品矩阵区分明确

适合VC的产品:标准化、高复购、高需求商品,如家用工具、快消、配件类;

适合SC的产品:高客单价、差异化、讲究体验与服务的商品,如家具、灯具、家电;

新品可先在SC测试,动销后逐步引入VC。

二、定价和货盘控制

避免同一SKU在两个渠道同时高频售卖,以防内部竞争;

可通过差异化SKU、捆绑销售、独立UPC来区分渠道;

合理设置MAP政策,限制亚马逊自动降价行为。

三、库存节奏协调

VC侧以PO为导向,需稳定履约、控制交付效率;

SC侧建议使用FBA,实现快速发货与客户体验;

两侧库存建议分别管理,避免重复、冗余。

VC与SC,分别代表着亚马逊平台的两种运营逻辑,也承载着品牌在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。当品牌步入成熟阶段,想要拓展流量、增强控制力、应对波动风险时,“双通道”无疑是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路径。

真正的关键不在于“有没有开两个账号”,而在于是否用清晰的策略去驱动每一个渠道的价值最大化。

未来,平台规则、消费者需求和竞争格局还将持续变化。品牌商唯有灵活布局,才能在亚马逊的生态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海猫荟|海猫跨境作为国内领先的跨境电商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,能够为企业提供亚马逊VC+SC联合运营的服务模式。这种模式结合了亚马逊Vendor Central(VC)和Seller Central(SC)两种账号的优势,帮助企业实现批发与零售的双渠道布局,从而最大化销售业绩和品牌影响力。

喵妹儿微信_150px.jpg

微信咨询


免费预约试听课程
立即报名
点击关闭